


5月18日,“5·18國際博物館日”洛陽理工文博論壇在我校開元校區圖書館舉行。洛陽市文物局原副局長、洛陽民俗博物館名譽館長王支援,洛陽唐三彩博物館館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水旺,洛陽古雒齋藝術博物館館長董延壽,洛陽古典紅木家具博物館館長周義新、副館長孫芳,中國辭賦家協會副主席譚杰,洛陽域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秦晶及副校長馬珺出席論壇。黨委宣傳部、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圖書館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論壇。
出席論壇的各位專家分別圍繞洛陽理工學院博物館建設與發展、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文物保護及資源利用、特色藏品深入挖掘等方面發表了建設性意見。馬珺為洛陽理工學院博物館第二批特聘專家頒發聘任證書。
馬珺對各位專家蒞臨指導表示歡迎和感謝,回顧了2021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和洛陽理工學院博物館建設發展的基本情況。她在講話中指出,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恰好向我們揭示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博物館在恢復和重塑經濟社會秩序中的作用。博物館的力量源于文化的力量,它既是歷史遺產的“投影機”,也是當代文化的“發生器”。一方面博物館是收藏、展示、傳播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無可比擬的發現之地,教會我們了解自己的過去,并打開我們的思想去接受新的觀點;另一方面博物館具有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它珍藏著人類共同的歷史記憶,是開展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重要平臺,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與創新。同時,博物館又能激發社會公眾創造力,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形勢之下,各地博物館迅速轉型,相繼推出“云”觀展、“云”講解直播等系列線上教育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洛陽理工學院博物館是學校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自獲批省級行業博物館以來,開展了館藏文物和藏品的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等系列活動。本次活動也是貫徹理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辦館理念的重要舉措。她期待各位專家對洛陽理工學院博物館建設工作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指導學校進一步做好博物館建設基礎工作,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源共建學校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學校博物館傳承文化重要陣地的作用,成為洛陽乃至全省的靚麗名片。
學校將以這次論壇活動為契機,持續加強博物館內涵建設,不斷加強與社會文博領域專家學者的聯系,引入更多社會力量,提升學校博物館藏品質量,為學校各項事業發展增光添彩。